立案后承認報假案,報案人會受到什么處罰



立案后承認報假案,報案人會受到什么處罰
立案后承認報假案,報案人會受到什么處罰
報假案一般要看報案者是否存在主觀故意。如果是無意的并且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報案者一般不承擔責任。如果是故意報假案的,公安機關有權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對其處以拘留和罰款。因報假案造成嚴重社會危害性,已經構成刑事犯罪的,則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報假案是嚴重的擾亂了社會治安,讓不應該受到懲罰的人而受到傷害,這是特別嚴重的形為,因此,對于立案后承認報假案,報案人會受到什么處罰?這就要根據當時的案情來定,情節嚴重者有可能還會判刑。
法律分析:去公安局報假案,如果報假案的目的是為了讓被害人接受刑事處罰,那么報案者可能會因擾亂社會管理秩序而受到行政處罰,嚴重的會涉嫌構成誣告陷害罪,這要根據報案者是否存在主觀故意。如果只是無意的,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一般不會讓報案者承擔責任,但是對于惡意的,并造成嚴重社會后果的,可構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去公安局報假案,如果報案的目的是讓被害人接受刑事處罰,報案人就涉嫌構成誣告陷害罪。如果僅是想讓被害人受到行政處罰,報假案人就會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受到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法律分析:去公安局報假案,如果報案的目的是讓被害人接受刑事處罰,報案人就涉嫌構成誣告陷害罪。如果僅是想讓被害人受到行政處罰,報假案人就會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受到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