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進入北京

    掃二維碼關注小程序

    大律云小程序

    免費咨詢 專業律師

    您的位置: 首頁> 法律知識>法律常識>個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被泄露之后怎么辦(個人信息遭到泄露會有什么危害)

    個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被泄露之后怎么辦(個人信息遭到泄露會有什么危害)

    2023.12.28 0人閱讀
    導讀:7、冒充公安要求轉賬這就是膽大妄為的不法分子,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義,報出你的個人信息,然后說最近經常發生詐騙案件,提醒你某個賬戶不安全,要你轉賬,還告訴你一個公安的咨詢電話,你一打那個電話還會得到確認,然后你信以為真,轉賬了,5、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什么身份,干些壞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發生什么事故,公安機關或交通管理部門可能會依據身份信息找到你的頭上,你可能還覺得這是哪跟哪啊。

    泄露個人隱私的危害

    個人隱私數據一旦泄露,造成危害不可小覷。

    個人隱私是指個人不愿被外人所知的信息的合集,包括但不限于:出生年月、年齡、電話號碼、家庭財務狀況、家庭成員情況等等。這些個人隱私數據泄露,如果普通人獲得或許并沒有太多作用,而被一些商家獲得,那就大有用途了。

    泄露個人隱私的危害有如下幾點:

    1、垃圾短信源源不斷;

    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無怪乎央視連續在兩個3.15晚會上將垃圾短信進行曝光。最新聽說的是,利用小區短信,可以基站作為發送中心,向基站覆蓋區域內的移動用戶發送短信,這一發短信系統每十分鐘可以發送1.5萬條。

    2、騷擾電話接二連三;

    本來只有朋友、同學或親戚知道的電話,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你可能還在納悶他們怎么知道你的電話之時,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賣過多少回了。

    3、垃圾郵件鋪天蓋地;

    個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意的廣告。

    4、冒名辦卡透支欠款

    有人通過買來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你的身份證,在網上騙取銀行的信用,從銀行辦理出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然后銀行可能直接將欠費的催款單寄給了身份證的主人,你說可惡不可惡?

    5、案件事故從天而降

    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什么身份,干些壞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發生什么事故,公安機關或交通管理部門可能會依據身份信息找到你的頭上,你可能還覺得這是哪跟哪啊?可是,這些案件事故的煩心事就來了,就算查清楚也會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6、不法公司前來詐騙

    最可惡的是不法公司到你的門頭上來詐騙你。因為他們知道了你的個人信息,編出些聳人聽聞的消息,在你心神不寧之時,可以做出錯誤判斷,在慌亂中上了騙子的當。

    7、冒充公安要求轉賬

    這就是膽大妄為的不法分子,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義,報出你的個人信息,然后說最近經常發生詐騙案件,提醒你某個賬戶不安全,要你轉賬,還告訴你一個公安的咨詢電話,你一打那個電話還會得到確認,然后你信以為真,轉賬了。雖然上當人不多,但時有耳聞。

    8、坑蒙拐騙乘虛而入

    因為知道了你的個人信息,那些躲在暗處的人會費盡心機地想法子坑你、蒙你、拐你、騙你。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稍不留神,可能就會落入壞人的圈套。

    9、賬戶錢款不翼而飛

    有些人不敢在網上消費的最大障礙就是怕信息被泄露;還有些不法分子辦一張你的身份證,然后掛失你的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賬戶,然后重新補辦你的卡,再設置個密碼,如果你長時間不用卡,里面的錢款說不定已經不翼而飛了。

    10、個人名譽無端受毀

    個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牽連上你了。本來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別人冒用你的名義所干的一切壞事都歸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費心周折得個清白,但再怎么說你的個人名譽還是受到了破壞。

    綜上所述:我們在使用個人計算機等智能設備時,也應增強防護意識,從正規渠道下載軟件或應用;安裝新軟件、新應用時充分了解授權要求,保護個人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1)以短信、電話、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2)進入、窺視、拍攝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3)拍攝、錄制、公開、窺視、竊聽他人的私密活動;

    (4)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5)收集、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手機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該如何保護?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在手機里存儲了大量的個人信息和秘密,這些信息可能包括我們的聊天記錄、照片、銀行卡信息等。那么,你的手機里藏了些什么秘密?如何保護你的手機信息不被泄露?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手機信息泄露的危害

    我們的手機內存中儲存著我們的隱私,如果這些信息被泄露,將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困擾。首先,我們的銀行卡信息可能會被盜取,導致財產損失。其次,我們的聊天記錄、照片等個人隱私可能會被公開,導致我們的尷尬和困擾。最后,我們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從而導致我們的個人安全不受保障。

    二、保護手機信息的方法

    為了保護我們的手機信息不被泄露,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設置密碼鎖屏

    設置密碼鎖屏是最基本的手機信息保護措施。當我們離開手機時,一定要及時鎖屏,以防止他人非法進入我們的手機內存。

    2、不要輕易連接公共WiFi

    在公共場合連接WiFi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是安全的WiFi,不要隨意連接不明來源的WiFi,以防被黑客攻擊,導致我們的信息泄露。

    3、不要隨意下載應用軟件

    下載應用軟件時,一定要注意軟件來源是否可靠,不要隨意下載不明來源的軟件,以防被病毒攻擊,導致我們的信息泄露。

    4、定期清理手機緩存

    定期清理手機緩存可以保證我們的手機運行速度,同時也可以清理掉一些我們不需要的信息,以減少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5、備份重要信息

    備份重要信息是為了防止我們的重要信息丟失。當我們的手機出現故障時,可以通過備份的方式來重新獲取我們的重要信息。

    三、正確處理手機信息泄露事件

    如果我們的手機信息發生泄露事件,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首先,我們需要盡快報警,以保護我們的權益。其次,我們需要及時更改我們的密碼和賬號信息,以保證我們的信息安全。最后,我們需要做好心理調適工作,以免受到過大的心理困擾。

    四、結語

    手機信息泄露已經成為現代人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保護我們的手機信息,是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和處理的問題。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采取正確的信息保護措施,以確保我們的手機信息安全。

    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一、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處理

    1、收集證據線索。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向相關部門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個人信息泄漏后,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你的賬號,甚至還可能騙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委托律師維權。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么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么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個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被泄露之后怎么辦

    法律主觀: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如果個人信息泄露怎么辦

    法律主觀:

    個人信息泄露的處理方式:1、更換賬號。個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時間換賬號。一旦發現了泄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使用這個賬號,從源頭切斷泄漏源。2、更改重要的密碼。個人信息泄露,應該馬上更改重要的密碼,避免造成經濟損失。3、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4、律師起訴。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么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么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5、收集證據。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6、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個人信息泄漏后,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你的賬號,甚至還可能騙你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范,以免上當受騙。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個人信息泄露有什么后果

    法律主觀:

    公民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那么無須慌張,先第一時間回想是什么原因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如果是網絡賬戶,那么應當第一時間更換密碼等。一、個人信息泄露怎么辦1、更換賬號。個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時間換賬號。由于現在網絡十分發達,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換賬號,那么在這個賬號下登陸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因此,一旦發現了泄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使用這個賬號,從源頭切斷泄漏源。2、更改重要的密碼。現在的人離不開網絡,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廣。尤其對于喜歡網購的人來說,個人信息往往和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的信息聯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應該馬上更改重要的密碼,避免造成經濟損失。3、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這樣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隱私權,還可以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4、律師起訴。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么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么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5、收集證據。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6、無關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現在信息泄露十分嚴重,防不勝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會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對于無關緊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選擇不予理睬。二、個人信息遭泄露后的風險和危害1、垃圾短信、騷擾電話、垃圾郵件源源不斷。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個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意的廣告,還可能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2、冒名辦卡透支欠款。有人通過買來你的個人信息,復制你的身份證,在網上騙取銀行的信用,從銀行辦理出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然后銀行可能直接將欠費的催款單寄給了身份證的主人。3、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進行違反犯罪活動,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傳喚或被法院傳票通知出庭。4、賬戶錢款不翼而飛。有些不法分子辦一張你的身份證,然后掛失你的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賬戶,然后重新補辦你的卡,再設置個密碼,如果你長時間不使用銀行卡,里面的錢款說不定已經不翼而飛了。5、個人名譽無端受毀。個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與你有關。別人冒用你的名義所干的一切壞事都歸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費心周折得個清白,但再怎么說你的個人名譽還是受到了破壞。在信息泄露之后,會收到各種郵件和電話,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個人信息被泄露,需要及時報案,更改賬號和密碼。平常也要注意自己的信息保護。三、如何防范個人信息泄露?1、選擇可靠的平臺隨著電商時代的降臨,營銷與用戶這兩個詞也越來越受到了重視,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新的平臺也在不斷誕生,相信大家肯定遇到過新的平臺搞優惠吸引用戶的活動,很常見的營銷手段,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最好能先了解一番,哪怕只是在網上檢索一下該平臺的資質。2、不輕信外來信息,不主動透露個人信息最近經常看到一些特殊的詐騙形式,對方已經掌握了你一定的信息量,用來套取你更多的信息量,比如陌生來電、要驗證碼等,或者就是通過一些網絡即時聊天工具,通過一些手段,甚至是恐嚇的方式,直接或間接的獲取你的個人信息。3、使用安全軟件安全軟件的使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就算是按照網友們調侃的大流氓治小流氓那般,但也至少幫助用戶規避了很多常規的信息泄露,整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的。4、約束自己的好奇心很多時候,手機收到信息或網絡聊天工具發的一些地址或者鏈接的時候,如果不確定來源或者懷疑其安全性的時候,請不要打開,以防其入侵個人電腦或盜取你輸入的個人信息內容。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個人信息泄露的,應該第一時間換賬號及時更改重要的密碼、無關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有權對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向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作出處理;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信息泄露的危害和影響

    法律分析:一.垃圾短信源源不斷;二.騷擾電話接二連三;三.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四.冒名辦卡透支欠款;五.案件事故從天而降;六.不法公司前來詐騙;七.冒充公安要求轉帳;八.坑蒙拐騙乘虛而入;九.帳戶錢款不翼而飛;十.個人名譽無端受毀。個人信息遭泄露后危害非常大,以上所述并非危言聳聽。網絡公司、電信運營商、SP、房地產、物業管理公司、醫療機構等是最應該引起特別注意的單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第六十五條 任何組織、個人有權對違法個人信息處理活動向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收到投訴、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舉報人。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應當公布接受投訴、舉報的聯系方式。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或者處理個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的,由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對違法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用程序,責令暫停或者終止提供服務;拒不改正的,并處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有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由省級以上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千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百分之五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或者停業整頓、通報有關主管部門吊銷相關業務許可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決定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擔任相關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個人信息保護負責人。

    個人信息泄露了怎么補救

    個人信息泄露后,如何有效補救

    1.第一時間換賬號。

    2、及時更改重要的密碼。

    3、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

    4、收集證據。在信息泄露之后,會收到各種郵件和電話,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

    5、無關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個人信息遭泄露后的風險和危害

    1、垃圾短信、騷擾電話、垃圾郵件源源不斷。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個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意的廣告,還可能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

    2、冒名辦卡透支欠款。有人通過買來你的個人信息,復制你的身份證,在網上騙取銀行的信用,從銀行辦理出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然后銀行可能直接將欠費的催款單寄給了身份證的主人。

    3、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進行違反犯罪活動,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傳喚或被法院傳票通知出庭。

    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個人信息泄露,處理方法如下:

    1、當公民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或者侵權人刪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隱私信息;

    2、可以向有關的執法部門、當地的公安機關、消費者協會或管理互聯網的部門進行舉報;

    3、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必要時要求侵害人賠償損失或賠禮道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展開原文 ↓

    律師是否解決您的需求?想要更專業的答案。

    更專業
    更便捷
    更資深

    更多 #法律常識 相關法律知識

    律師普法